科技創新是發展的新引擎,是科技工作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,也是原始創新能力的重要保障,關系到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成敗。盡管近年來我國的科技基礎已經逐漸得到加強,但與發達國家相比,我國的科技基礎仍然十分薄弱,差距也十分明顯,創新人才、團隊數量太少、層次較低,尤其是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長期匱乏。
針對我國國情,早在2001年,我國就在國家層面設立了“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專項”,為的就是要通過統籌、整合中國產學研科技力量,廣泛、深入地開展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,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資源,共同推進全人類科技進步。從2013年“一帶一路”的倡議提出至今,科技創新對“一帶一路”建設的支撐作用已經獲得廣泛共識。希望在“一帶一路”倡議的沿線國家,就共同關注的能源、資源、環境、健康等領域的重大科技問題,展開卓有成效的跨國界科技攻關與合作。
據悉,到2030年“一帶一路”科技合作網絡體系將基本形成,有望在帶動雙邊、多邊及區域科技合作中發揮“骨干網”的作用?!耙粠б宦贰毖鼐€國家都面臨著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等共性問題,并且,沿線國家與中國產業結構互補性強,具有攜手共建“一帶一路”的共同需求。從科技合作入手,組織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共同研究解決發展中的重大挑戰和問題,有利于從戰略層面推動形成建設“一帶一路”的共同愿景。中國倡導的“一帶一路”建設將為中國和沿線國家共同發展帶來巨大機遇。
累積的是創新能量,沉淀的是改革動力。一次次廣泛深入的調研,一項項切中肯綮的政策,一個個務實有效的舉措,傳遞的是我國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決心和信心,點燃的是中國新一輪科技體制改革向縱深邁進的激情和能量??萍紕撔碌囊鎯龋萍挤e累、人才厚度等如同混合的可燃氣體,等待著點火系統釋放出火花的瞬間,充分燃燒。如果把科技創新比作我國發展的新引擎,那么一路一帶就是點燃這個新引擎必不可少的“點火系”,它正是這個“新引擎”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。
一項項喜人的成果不僅幫助企業破解技術難題,還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,不斷驅動企業科技創新的跨越發展。中國科技創新的“蛋糕”越做越大,不僅讓國人品到美味,更讓世界嘗到甜頭。中共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來,中國大步邁向世界科技強國行列,科研創新進入黃金時代,便捷生活的“小發明”井噴,推動人類科學進步的“大項目”頻現。政策、人才、市場聯手烘焙出的中國科技創新“蛋糕”,也和全球合作,與世界共享。
中國走近全球科技創新舞臺的中央,與其他國家除了競爭更有合作。中國并非自己獨享科研創新“大蛋糕”,而是更主動、更頻繁地參與國際大科學項目,為全人類謀福祉。無論是成功探測引力波、發現雙粲重子,還是全球最大科研合作工程之一的國際熱核實驗反應堆項目等,大科學項目的成果都少不了中國團隊的貢獻;將于2020年前建成的中國空間站,更對世界各國科學家開放……在人工智能、虛擬現實、自動駕駛等多個領域的國際合作,都有中國科學家的身影。
重大項目不斷取得突破的背后,是中國科研整體實力的增強。顯然,中國科研機構正引領全球高質量科研產出的快速增長,中國一直不斷的努力在為世界做出貢獻。中國式創新意味著,在對技術突破的全球探索中,出現了又一個選手、一個可以激發創新力的新競爭者,這種創新可能最終讓全球經濟再次走上一條更快增長之路。
現在,科技創新這架新引擎正蓄勢待發。不斷完善“點火系”,讓創新引擎沉穩有力地加速,科技將創造更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跡。點燃科技創新發展的“引擎”,一路一帶也必將如熊熊燃燒的火炬,引領科技創新未來發展之路。
標簽:
相關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