截至2025年上半年,重慶市墊江縣高新區交出一份亮眼答卷——累計簽約閥門企業68家,協議引資額突破144.9億元。這一數據標志著墊江從零起步的閥門產業,僅用兩年多便躋身百億級產業集群行列,成為重慶東部先進制造業板塊的關鍵增長極。
一個閥門產業基礎幾乎為零的西部縣城,如何用兩年多時間培育出一個百億級智能閥門產業集群?其中的破局之道或許在于這一場從“拼政策”到“造系統”的治理能力變革。
從零起步:鄉情紐帶背后的招商洞察
2022年初的墊江,閥門產業幾近空白。彼時,近4萬墊江人在“中國閥門之都”溫州打拼,其中百余位已成長為成功的企業家。這些手握技術、深諳行業的企業家群體,成為墊江潛在的產業火種。于是,縣委書記帶隊赴溫州調研,敏銳洞悉當時的產業轉移機會后發現,即使企業家有回鄉意愿,零散的產業土壤也無法支撐企業生存。“當時拜訪二三十家溫州企業,想回鄉的不少,但真能落地的卻不多。”墊江縣高新區負責人表示,產業鏈斷裂是縣域招商的致命傷。
“單只蜜蜂飛回來容易死,但復制整個蜂窩生態,蜂群就能活!”該負責人的比喻,成為破解西部內陸產業招商困局的關鍵。這標志著墊江徹底摒棄了“拼土地、拼政策”的傳統招商邏輯,轉向以系統思維構建產業生態的治理新路。
2022年5月,一場基于“蜂窩理論”的產業鏈整體移植工程啟動——一次性簽約25家墊江籍閥門企業,覆蓋閥門配件研發、生產、加工等關鍵環節;同年8月,乘勢引進16家浙江龍頭閥門企業;至11月,首批6家企業已實現投產。短短半年間,“鑄造—表面處理—精加工—檢測—運營”的完整產業鏈條奇跡般落地生根,閥門產業在墊江開始真正地打下了發展基礎。
創立于2024年的墊江本土閥門企業——騰盛智控技術(重慶)有限公司(簡稱“騰盛智控公司”)是首批響應回鄉招引計劃、入駐西部智能閥門產業基地的閥門企業之一。作為騰盛智控公司董事總經理,何華強介紹,2022年,他就回到了家鄉墊江尋找投資機會。2023年,了解到墊江閥門產業的回鄉招引政策后,他與在溫州經營閥門企業的好友張紅軍商議,共同決定返鄉創業。兩人整合多年積累的產業資金、技術專利和專業人才團隊等關鍵要素,在墊江成立了騰盛智控公司。
目前,公司發展順利。一期項目已于2025年2月正式投產,建成5條閥門生產線,具備年產5萬個閥門的能力;二期項目計劃建設10條生產線,投產后年產能將達10萬個閥門。待項目全部建成投產,預計可實現年產值2億元以上,年納稅800萬元以上。
對于回鄉發展的決定,何華強堅定地表示:“我們從不后悔!故鄉用鄉情擰開產業‘閥門’,我們自然會同墊江一道持續建設西部智能閥門產業基地。”未來,騰盛智控將繼續扎根墊江,致力于讓“小閥門”轉動“大未來”。
效能革命:服務力鍛造核心競爭力
產業鏈骨架已成,如何讓企業血脈暢通、茁壯成長?重慶市墊江縣以一場政務服務的自我革命給出了答案。
為更好、更快地幫助返鄉企業在故鄉站穩腳跟,墊江縣高新區組建了一支“項目秘書”工作隊,明確走訪調研、現場辦公、收集問題等8項職責,全程一對一對接企業招工、升規等環節。
此外,縣政務大廳還設立閥門產業專屬窗口,實行專員點對點服務,關鍵證件20分鐘內辦結,徹底終結“企業跑斷腿”的困局。在高效率企業服務、資金滴灌與政策扶持下,許多企業從簽約到投產平均周期壓縮至4個月,較行業平均時長縮短60%。
如今,營商軟實力正轉化為超越鄉情的核心競爭力。數據顯示,截至2025年上半年,閥門基地68家企業中45%為非渝籍企業,印證了“蜂窩招商”模式的普適價值,讓“無中生閥”的產業奇跡照進現實。
這種急企業之所急的服務理念,將營商環境的“軟實力”淬煉成支撐產業發展的“硬脊梁”。
全國樣板:縣域產業超越鄉情的“無中生有”
重慶市墊江縣產業生態招商的強大魅力,很快超越了鄉情的邊界。高效透明的政務服務、完善齊備的產業鏈條、精準滴灌的要素支持,構成了難以復制的競爭優勢。當浙江的龍頭閥門企業、沿海的精密鑄造廠商紛至沓來,墊江已從“鄉情回引”的起點,已然躍升為具有廣泛吸引力的產業高地。
如今,墊江縣閥門產業的“無中生有”,已成為內陸縣域零基礎構建全產業鏈的全國性示范。
墊江縣的成功絕非低端產能的被動承接,而是在國家戰略賦能下,以治理能力現代化主動重塑區域競爭優勢的典范。
重慶市經信委表示,將持續支持墊江縣建設重慶閥門及鑄造產業“橋頭堡”,推動產業配套鏈、要素供應鏈、產品價值鏈、技術創新鏈在墊江實現深度的“四鏈融合”。這標志著墊江的產業生態正從“有形”向“有核”進化,從基礎制造向智能創造躍升。如今,坐落于墊江的西部智能閥門鑄造產業園作為產業鏈的核心載體,集聚了大批鑄造、鍛造、閥體、密封件等全產業鏈頭部企業,“閥門奇跡”的基因正在墊江的土地上深度重組、迭代升級。
在縣域經濟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,墊江的實踐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。它昭示著,縣域要實現產業轉移、建設產業鏈,需以系統性治理思維重構產業生態,以“再造流程”的決心提升服務效能,才能讓產業鏈真正扎根、生長、繁茂——這或許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大潮中,最具復制價值與啟發意義的縣域樣本。
標簽:
相關資訊